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这里是毛主席诗赞“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这里是福建最大河流闽江以及汀江、赣江的发源地,呈“八山一水一分田”格局。红色与绿色交相辉映,是福建省三明市的突出特色。
对于三明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牵挂在心。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为三明发展指引方向、明确路径。1997年4月11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常口村调研。在村部门口,习近平同志举目远眺,但见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葱葱,他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多年来,三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持续深化全域治水,打好碧水保卫战,用心守护“无价之宝”。如今的三明,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人水和谐,这幅画卷展现着这座革命老区城市独特的意境、格调和气韵。
高位推动,标准管理,合力管护
山水画讲求“高远”、“平远”和“深远”。三明市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提高站位、纵深推进、持之以恒,确保河湖管护工作成果惠及人民、幸福河湖建设造福百姓。
守护好闽江源头碧水,三明责无旁贷。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三明市按照行政区域和流域,在市、县、乡、村分级分段建立四级河长体系,统筹承担“管、治、保”责任,建立上下贯通、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条。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每年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设立“河长日”、发布河湖长令,集中整治河湖生态突出问题。8月28日,三明市委书记、总河湖长李兴湖,市长、总河湖长李春联合签发2024年1号总河湖长令,建立“晒水、议水、评水”的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机制。晒水即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国省控断面、乡镇交接断面水质领导挂包和月公开的水质“亮晒”工作机制;议水即建立部门协调、流域联动的水质商议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议水会议,共商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治;评水即强化考核问责,建立国省控断面水生态环境质量考评工作机制。
三明市委书记、市长作为市级双总河长带头巡河履职,3名市级流域河长深入各自挂包流域巡河调研,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高位推进河湖治理保护。今年上半年,三明市各级河长巡河近2.2万人次,协调解决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383个。
在落实党政主体责任的同时,三明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法院、检察院全面设立市、县两级驻河长办法官工作室、检察联络室,全流域设置河道警长,成立市生态执法与司法保护智慧治理中心,推动生态执法与司法高效衔接。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河长制成员单位密切协作,形成治水管水工作合力。
借助实施全国首个国家级河长制管理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有利契机,三明市全面推行河湖标准化治理管护,构建涵盖市、县、乡、村四级的河长制管理标准体系,探索形成“124X”河长制管理标准化“三明经验”:“1”即党政领导、多方共护,绘就“一个同心圆”;“2”即标准化与数字化“两化融合”,赋能河湖治理;“4”即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提升治理能效;“X”即巡河履职“多管齐下”,共护河畅水清岸绿。
2024年3月,三明市河长制综合管理标准化试点高分通过国家验收,并面向全国推广,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河湖治理贡献了三明智慧,也让三明构建起社会共治的河湖治理新格局。
三明市积极选聘“政协委员河长”,牵头编写的《“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个政协民主监督规范标准,有力推动治水护水。
在市级双总河长带动、流域河长促动、司法保护联动、民间社团发动以及选聘“政协委员河长”的基础上,三明还成立了幸福河湖促进会,组建了生态综合管护队,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河湖管护,实现了从“政府治水”到“全民治水”的转变。
三明市制定《“政协委员河长”民主监督规范》《河湖巡查与问题处置准则》《河道专管员队伍建设要求》等系列标准,依托标准化工具,强化各方力量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三明市河湖长制工作连续七年获福建省河湖长制考核优秀等次,获国务院正向激励。福建省级正向激励设置两年来,三明市本级获激励“梅开二度”。“十四五”期间,三明市的城市水环境和流域水质持续向好,优质水比例稳中有升,长年保持全省前列。2024年1—8月,全流域水质保持100%达标,55个国省控断面优质水(Ⅰ~Ⅱ类)比例92.7%,同比提高14.5个百分点,其中19个国控断面优质水比例100%。值得一提的是,三明市与下游交界的6个断面保持Ⅱ类优质水,且水质进一步提升。从县域来看,将乐、泰宁、建宁、尤溪、明溪、宁化6个县实现全域100%优质水;1—7月,将乐、泰宁、建宁、尤溪等4个县水质排名全省前十。
系统施策,数字赋能,追求长效
位于三元区小蕉村的镜湖,波光潋滟,蓝绿交织,风光旖旎。青山、镜湖、水杉、石桥相映成趣,游客流连忘返,乡村旅游如火如荼。
小蕉村的发展得益于三明市下大力气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务实举措。完善流域小生态圈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实施蕉溪省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畜禽养殖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改造管网治理生活污水……一系列有力举措,使镜湖“颜值”提升,助力乡村振兴,带动经济发展。
山水画的“平远”突出“边走边看”,焦点不断变化,可以画出万里江山。小蕉村就是三明河湖长卷中的一个焦点。
近年来,三明市市、县、乡、村四级联合发力,“上下一盘棋”攻坚克难,共同打好管水、治水、兴水组合拳。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三明市采取工程措施系统治疗,连续6年开展流域水质、河湖库“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规模养殖污染等专项治理行动;强化河湖问题根源治理,加强河湖管理与司法保护衔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双向移送等多项工作机制。
制度化、规范化治理河湖一直在路上。三明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闽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建立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保护闽江敖江流域联席会议、戴云山脉生态保护司法联盟等机制,构建福建母亲河闽江“共饮一江水、共抓大保护”的格局。
数字化手段为三明治水插上“智慧翅膀”,建成了集巡河处置、岸线管控、水质监测、司法数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河长制指挥管理平台。该系统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与此同时,三明构建“天空地”监管监测网络,采用卫星遥感“天上看”、配备无人机“空中巡”、布设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和视频监控“天眼”工程“地上查”,助力河湖治理多维化、智能化、数字化。
在河湖治理保护中,三明市持续加大激励和问责力度,每年统筹20%水生态文明建设资金,对年度考核前列的县(市)区予以重点倾斜,同步推荐为省级正向激励县,予以叠加奖励;对考核后进地方采取挂牌警告、督导问效、约谈问责等措施惩戒。
目前,三明市已建成河湖长制工作标准化示范县6个和示范乡30个、大金湖等幸福河湖示范段11处、河长制主题公园31个,水清、岸绿、景美、河畅、和谐的秀美画卷徐徐展开。
释放效能,深度发展,惠民富民
如今,行走在三明,以水兴产、以水惠民的生动案例数不胜数。泰宁县依托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境元森林康养生态园,打造大金湖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教园;建宁县推广“果-草-牧-沼-菌”水土保持生态果园建设,让荒山变为绿色“聚宝盆”。
三明市将河湖治理工作落地落实,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推进资源整合提升,积极探索如何将青山绿水转化为无价之宝,做大水美经济,以水为媒撬动产业发展,描绘出三明山水画的“深远”意境。
加强与锦江集团、福建旅游发展集团等行业龙头合作,并策划开发文旅项目;创新“河长制﹢合作社”模式壮大富民产业;发展健康疗养等富民产业,引导农民就近就业、入股分红;发展水上休闲特色赛事,推动涉水运动产业提质增效……三明市一系列的有力举措推动河湖蝶变、产业升级。
放眼三明,江河湖库串起一个个特色产业,绘就一幅城乡共富的精美山水画。绿水青山之间,绿意铺展,幸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