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水文是一切涉水事务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省水文事业经过近80年的发展,已积累了长系列的水文资料,在历年的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水工程建设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水利部关于深化水文监测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为进一步提升水文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强化水文监测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福建省水文监测改革工作科学有序发展,结合福建省水文监测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改革的目的
1.改变现有的水文监测运行管理模式
实施水文监测改革,改变现有以驻测为主、各水文测站独立运行管理的监测模式,通过划分水文测区和建立勘测队,将测区内的人员集中在勘测队,形成驻巡结合、巡测为主的监测模式,并对测区内的水文站点实施统一管理,达到减少驻站人数、改善基层职工生活条件、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的目的。
2.提升水文监测的自动化水平
当前,我省水文监测自动化水平较低,通过水文监测改革,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进流量、含沙量、蒸发等项目的自动监测新仪器设备使用,提升降水量、水位等项目自动监测的可靠性和测验精度,加快我省水文监测自动化建设。
3.拓展水文服务内容和范围
通过将基层技术人员集中在勘测队,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水文专业技术力量,打造基层水文服务平台,积极拓展水文服务,为防汛减灾、水资源保护、河长制、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提供全面技术支撑,真正实现“大水文”发展理念。
二、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
水文监测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水文监测改革是落实中央提出的“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空间均衡、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的要求,是践行“大水文”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是促使福建水文事业科学、健康、协调、持续发展的需要。实施水文监测改革,整合基层技术力量、加快推进水文监测自动化、打造地方水文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水文监测能力,拓展水文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防汛抗旱、河长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必要性
2018年,我省中小河流水文站点已开始投入运行,全省共增加水文、水位站206个,是原有站点数的2.7倍,如按原有驻测的方式约需增加356人。同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化水利改革对水文监测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水文监测任务将更重、监测范围将更广、监测内容将更多。在无法大幅度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现有水文监测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水文自身业务发展的要求。因此,通过大力推进水文监测改革,转变传统水文监测管理模式,采用驻巡结合,以巡测、遥测、自动监测为主的水文监测运行模式,在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用人数量,较好地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有利于拓宽水文发展空间,实现我省水文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十九大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大水文”发展战略,坚持以现代化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手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水文监测方式改革为主要内容,全面提升水文监测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水文监测改革既要立足我省水文现实,着眼大局,又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改革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水文监测和管理好的做法,又要积极汲取和借鉴其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监测方式,实现基层水文监测和管理跨越式发展。
2.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根据我省近远期水文发展的需要,统一规划、合理划分全省水文测区、编制《巡测方案》,制定全省水文监测能力建设和人员配置方案。同时,实施试点先行,先在各地区选择一个条件较成熟的测区开展试点工作,再通过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全省水文监测改革工作。
3.坚持现代化建设为导向的原则
坚持以现代化为导向,优化水文监测方式,提升水文管理水平。开展水文监测新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应用水文监测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水文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促进水文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水文监测质量。
4.坚持以人为本因需制宜的原则
既要结合我省水文监测工作的现状,充分考虑满足水文事业发展,提升水文服务能力和拓展水文服务领域的需要;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改善基层水文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稳定职工队伍,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需要,促进我省水文监测事业的健康发展。
5.坚持监测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通过水文监测改革,提升水文监测和测报水平,增强基层水文的服务能力,更好地为防汛抗旱、河长制、水资源管理和水利中心工作,实现水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转变。
四、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现状
1.站网情况
到2018年,我省水文系统管辖各类水文监测站点共1395个。其中,水文站139个,水位站161个,雨量站388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点)674个,地下水站25个,水生态站8个。
目前,我省水文、水位监测站点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国家基本站共99个,国家基本站包含国家重要站和一般站,其中,国家重要站包括水文站23个,一般站包括水文站33个、水位站点43个;另一类是专用站,主要是中小河流新建站点共201个,其中,水文站83个、水位站118个,站点信息见附表1~附表5。
2.人员及监测管理情况
福建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现有职工编制总数521人,其中,参公人员编制509人,事业人员编制12人;2018年实有在编人员501人,在基层水文测站工作的有233人。为满足水文监测要求,全省现聘用各类委托观测员502人,其中雨量观测员367人,水位观测员100人,其他观测员35人。
2018年,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投入运行,为满足开展监测工作的需要,部分工作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开展,全省共新增各类水文监测人员264人。
目前,全省在基层水文工作的各类监测人员共999人。
3.监测管理方式
我省目前实行省局、分局和水文测站三级管理模式,省局和分局为独立法人,水文要素的监测工作主要依靠水文测站完成。其中,国家基本站点的运行模式为各水文、水位站主要由正式在编人员常年固定驻站监测,雨量站委托当地人员观测;专用站点主要通过购买第三方技术服务,以少数驻站、多数巡测方式开展监测工作,并由正式在编人员负责水文监测监督、质量控制和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
(二)存在问题
1.监测体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防汛抗旱减灾、推行“河长制”、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都对水文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而现有的水文监测体系人员分散、效率低下,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强的水文社会服务需求。
2.水文监测手段还比较落后
当前,人类活动对水文监测影响日益严重,我省有一半以上的水文站受到工程建设引起的变动回水、过度采砂造成的河道刷深以及潮水上溯顶托等影响,导致许多站点水位流量关系紊乱,水文监测和资料整编难度逐年加大。同时,目前我省水文监测装备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水文监测自动化水平较低,无法满足河流环境日益复杂的水文监测需求。
3.水文监测人员严重不足
本世纪初,我省南平、三明、宁德等部分分局基层水文测站就已经出现技术人员不足的现象。2018年,随着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投入运行,水文监测站点数量大幅增加,需开展监测的水文、水位站是2017年的2.7倍,水文监测任务的急剧增加与水文监测人员不足的矛盾凸显。
4.水文监测站点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不足
近年来,随着山洪灾害监测系统、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各类水文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仪器设备的检定检修以及水文测报系统所需费用不断增加,但省级财政拨付给全省水文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并未增加。尤其是水文站网缺乏固定的专项技改经费,无法按需要及时对站网进行升级改造。2018年,省级财政拨付1200万元作为中小河流站点水文监测运行管理经费,在实际运行中也无法满足按《水文监测规范》开展所有监测任务的需要。
5.水文监测安全生产保障性不足
因为水文监测工作的特殊性,水文测站大多临水建设,当洪水来临时,基层水文监测人员经常需要在危险的环境里抢测数据;部分站点地处偏僻,水文监测设施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性偏低,在受到雷电、强风等恶劣气候影响时经常出现故障和损毁。
五、改革的目标 (一)到2020年的目标
大力推进水文新仪器研究和应用,实现降水量、水位、蒸发等要素的监测自动化,在30%以上的国家基本水文监测站点实现流量自动监测,建设4个无人值守远程智能控制的自动监测试点水文站;积极推进水文监测改革,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实施巡测为主的监测模式,力争30%以上的测区完成水文监测改革;开发水文站网综合管理平台和自动整编软件,实现水文监测信息在线管理和国家基本站点的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
(二)到2025年的目标
建成先进实用的水文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现全部水文要素的自动监测;建成集约高效的水文监测运行管理体系,在全省实行驻巡结合、巡测为主的水文监测新模式,实现所有水文站点资料在线即时整编;大力推进水文人才队伍建设,建成由水文专业技术队伍、行业水文业务队伍和社会人才资源组成的新时期水文工作队伍。全面推行安全网格化管理,确保水文监测的安全运行。
六、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确定测验分区
1.划分测区的目的
测验分区(简称“测区”),就是结合流域、行政区划以及水文监测站点分布,将全省划分为多个水文监测区。依托已建的巡测基地或城区水文站,在每个测区建立一个勘测队,将主要技术力量集中在勘测队,对测区内的其他水文站点实施巡测。测区勘测队负责区内所属各类水文监测站点的监测和统一管理,实现从单站管理向多站集中管理转变,从驻站监测向驻测、巡测、遥测和购买社会服务相结合的转变。
2.测区划分的原则
⑴满足统一管理的要求
测区的技术力量和装备应与监测任务相适应,应能满足测区内水文常规监测、应急监测、报汛和水文服务的要求。
⑵满足区域水文服务的要求
测区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区域水文服务的需要,应能满足区域内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等需要。
⑶满足交通便利的要求
充分考虑现有交通条件,勘测队到达巡测站点的行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小时,以确保巡测和应急监测的及时可靠。
⑷满足工作生活便利的要求
勘测队的选址,在满足水文巡测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县城或主要集镇,应能有效地改善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3.测区划分成果
根据以上原则和目前水文站点分布情况,共在全省划分46个测区。其中福州6个、厦门1个、宁德4个、莆田2个、泉州4个、漳州5个、龙岩6个、三明8个、南平10个。测区划分成果见表1、附图1。
表6-1 测区划分情况表
序号 |
市局 |
测区 数量 |
测区 序号 |
测区 名称 |
测区 管理单位 |
对接县(区) 政府 |
管理站点 |
1 |
福州水文分局 |
6 |
1 |
闽清 |
福州水文第一勘测队 |
闽清县 |
水文站1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8个、其他 |
2 |
闽侯 |
福州水文第二勘测队 |
闽侯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2个、其他 |
|||
3 |
市区 |
福州水文第三勘测队 |
晋安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 |
水文站2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3个、其他 |
|||
4 |
永泰 |
福州水文第四勘测队 |
永泰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10个、其他 |
|||
5 |
连江 |
福州水文第五勘测队 |
罗源县、连江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3个、其他 |
|||
6 |
福清 |
福州水文第六勘测队 |
福清市、长乐市 |
水文站1个、水位站4个、雨量站2个、其他 |
|||
2 |
厦门水文分局 |
1 |
1 |
厦门 |
厦门水文勘测队 |
同安、集美、 翔安、海沧、 湖里、思明区 |
水文站3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24个、其他 |
3 |
宁德水文分局 |
4 |
1 |
福安 |
宁德水文第一勘测队 |
福安市、寿宁、 柘荣、周宁县 |
水文站5个、水位站10个、雨量站19个、其他 |
2 |
蕉城 |
宁德水文第二勘测队 |
蕉城区 |
水文站3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4个、其他 |
|||
3 |
霞浦 |
宁德水文第三勘测队 |
霞浦县、福鼎市 |
水文站4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11个、其他 |
|||
4 |
屏南 |
宁德水文第四勘测队 |
屏南、古田县 |
水文站4个、水位站4个、雨量站13个、其他 |
|||
4 |
莆田水文分局 |
2 |
1 |
仙游 |
莆田水文第一勘测队 |
仙游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7个、其他 |
2 |
市区 |
莆田水文第二勘测队 |
涵江、城厢 荔城、秀屿区 |
水文站3个、水位站4个、雨量站24个、其他 |
|||
5 |
泉州水文分局 |
4 |
1 |
南安 |
泉州水文第一勘测队 |
南安、晋江 石狮市 |
水文站4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14个、其他 |
2 |
安溪 |
泉州水文第二勘测队 |
安溪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9个、其他 |
|||
3 |
德化 |
泉州水文第三勘测队 |
德化、永春县 |
水文站4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16个、其他 |
|||
4 |
市区 |
泉州水文第四勘测队 |
惠安县、鲤城 洛江、丰泽、 泉港区 |
水文站1个、水位站4个、雨量站2个、其他 |
续表6-1 测区划分情况表
序号 |
市局 |
测区 数量 |
测区 序号 |
测区 名称 |
测区 管理单位 |
对接县(区) 政府 |
管理站点 |
6 |
漳州水文分局 |
5 |
1 |
芗城 |
漳州水文第一勘测队 |
芗城、龙文区、 南靖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5个、其他 |
2 |
浦南 |
漳州水文第二勘测队 |
长泰、华安县、 龙海市 |
水文站2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9个、其他 |
|||
3 |
平和 |
漳州水文第三勘测队 |
平和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8个、其他 |
|||
4 |
漳浦 |
漳州水文第四勘测队 |
漳浦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5个、其他 |
|||
5 |
诏安 |
漳州水文第五勘测队 |
诏安、云霄、 东山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7个、其他 |
|||
7 |
龙岩水文分局 |
6 |
1 |
连城 |
龙岩水文第一勘测队 |
连城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8个、其他 |
2 |
长汀 |
龙岩水文第二勘测队 |
长汀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10个、其他 |
|||
3 |
上杭 |
龙岩水文第三勘测队 |
上杭、武平县 |
水文站4个、水位站7个、雨量站12个、其他 |
|||
4 |
永定 |
龙岩水文第四勘测队 |
永定区 |
水文站3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5个、其他 |
|||
5 |
新罗 |
龙岩水文第五勘测队 |
新罗区 |
水文站2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11个、其他 |
|||
6 |
漳平 |
龙岩水文第六勘测队 |
漳平市 |
水文站3个、水位站6个、雨量站7个、其他 |
|||
8 |
三明水文分局 |
8 |
1 |
将乐 |
三明水文第一勘测队 |
将乐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3个、其他 |
2 |
建宁 |
三明水文第二勘测队 |
建宁、泰宁县 |
水文站5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9个、其他 |
|||
3 |
尤溪 |
三明水文第三勘测队 |
尤溪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4个、雨量站5个、其他 |
|||
4 |
大田 |
三明水文第四勘测队 |
大田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5个、其他 |
|||
5 |
沙县 |
三明水文第五勘测队 |
沙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7个、其他 |
|||
6 |
梅列 |
三明水文第六勘测队 |
梅列、三元区、 明溪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6个、雨量站7个、其他 |
|||
7 |
永安 |
三明水文第七勘测队 |
永安市 |
水文站5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7个、其他 |
|||
8 |
宁化 |
三明水文第八勘测队 |
宁化、清流县 |
水文站6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9个、其他 |
续表6-1 测区划分情况表
序号 |
市局 |
测区 数量 |
测区 序号 |
测区 名称 |
测区 管理单位 |
对接县(区) 政府 |
管理站点 |
9 |
南平水文分局 |
10 |
1 |
延平 |
南平水文第一勘测队 |
延平区 |
水文站3个、水位站4个、雨量站9个、其他 |
2 |
建瓯 |
南平水文第二勘测队 |
建瓯市 |
水文站4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6个、其他 |
|||
3 |
建阳 |
南平水文第三勘测队 |
建阳区 |
水文站4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5个、其他 |
|||
4 |
武夷山 |
南平水文第四勘测队 |
武夷山市 |
水文站4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14个、其他 |
|||
5 |
浦城 |
南平水文第五勘测队 |
浦城县 |
水文站4个、水位站5个、雨量站18个、其他 |
|||
6 |
松溪 |
南平水文第六勘测队 |
松溪县 |
水文站2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5个、其他 |
|||
7 |
政和 |
南平水文第七勘测队 |
政和县 |
水文站4个、水位站1个、雨量站6个、其他 |
|||
8 |
顺昌 |
南平水文第八勘测队 |
顺昌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2个、雨量站4个、其他 |
|||
9 |
邵武 |
南平水文第九勘测队 |
邵武市 |
水文站3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6个、其他 |
|||
10 |
光泽 |
南平水文第十勘测队 |
光泽县 |
水文站3个、水位站3个、雨量站6个、其他 |
4.测区管理机构
在各测区成立勘测队,做为测区水文管理机构,实行省局、分局、测区勘测队和水文测站的四级管理模式。测区勘测队承担以下职责:
⑴根据水文分局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编制测区年度工作计划、测验方案等并组织实施;
⑵负责测区水文站点的运行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各监测点开展日常巡查,对设施设备进行校核、维护、维修,确保正常稳定运行;
⑶按分局要求,负责测区所有水文监测站点的水文情报预报工作;
⑷负责测区职工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
⑸负责为测区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水文技术支撑服务;
⑹上级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职责。
(二)编制巡测方案,开展巡测试点工作
1.各水文分局对现有水文测站进行分类分级,开展单站特性分析和各监测要素单值化分析,结合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河长制等的需求综合确定各水文测站监测方案。
2.各水文分局根据测区划分情况,按照《水文巡测规范》要求,以测区为单位编制《巡测方案》,明确各测区管理方式、监测要素的测报方案、人员配备、设施设备配备、资料整编要求。
3.《巡测方案》由省水文局审批后实施,作为测区巡测的技术指导文件。
4.2018年,各水文分局选择一个测区先行编制《巡测方案》,并按方案开展巡测试点工作。其他测区《巡测方案》在2019年内全部编制完成。
(三)监测自动化建设
1.监测自动化建设的目标
按照先进实用、简便可靠、准确高效的原则,加强水文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加快推进流量、蒸发、泥沙自动监测和远程遥控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提升水文监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加快实现水文监测自动化和信息化,形成站网合理、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信息及时、预报准确、服务全面的水文现代化服务和管理运行体系。
2.建设内容
⑴降水量自动监测双备份。2020年前,对尚未开展降水量自动监测双备份的538个降水量监测站点实施自动监测双备份改造。
⑵蒸发自动监测。2020年前,对30个蒸发监测站点实施蒸发自动监测改造。
⑶水位自动监测双备份。2023年前,对300个水位监测站点实施水位视频自动监测系统改造,做为水位自动监测备份手段。
⑷流量自动监测:2025年前,对尚未开展流量自动监测的101个水文监测站点实施流量自动监测改造。
⑸泥沙自动监测:2025年前,建设固定式泥沙在线监测系统27套、挂载式缆道自动测沙系统27套、配备便携式测沙仪18套。
⑹建设安全监控系统:2025年前,完成全省300个水文、水位站、388个降水量监测站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建设。
⑺建立站网信息管理平台。2019年前,建立测站基础数据库,实现监测信息集中化、业务分解化、处理智能化;强化水文监测站网业务管理,实现水文测站监测业务的省、市、测区勘测队、水文测站分级管理。
⑻建立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系统。2020年前,建设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系统,实现资料收集、预处理/纠错、分析计算、月报输出、成果检查等全过程自动化,实现水文资料整汇编自动化。
(9)水文测站规范化建设。通过基础设施、规章制度、资料档案、人才队伍、管理机制、水文文化六个方面的建设,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基层水文测站运行管理体系,提升测站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水文监测和水文资料整编质量。2018年前完成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2020年完成全省水文测站规范化建设工作。
(四)创新运行管理方式
改革现有各水文测站长期固守驻站、独立运行的监测方式,建立“驻巡结合、巡测为主、应急补充”的运行管理模式。
1.人员集中办公。通过建立水文测区,将测区内所属的测站人员集中到测区勘测队统一办公,对测区内的水文站点实施统一监测和管理,完成日常巡测、观测数据的计算分析、水情报讯、水文资料整编等工作。
2.降水量、水位、蒸发站点。采用“有人看护、定期巡查”的运行模式,全部实行自动监测,不派人驻站,仅在当地聘用看护人员看管水文监测设施设备,由勘测队定期派人对仪器设备进行巡检维护。
3.水文站点。对23个国家重要站实行“汛驻枯巡、应急补充”的运行模式,汛期有少量人员驻站,发生洪水时,由勘测队派技术队伍协助工作;非汛期时,聘用当地人员看护,勘测队按规范要求派技术队伍实施巡测。对其他水文站,实现“有人看护、定期巡测”,不派人驻站,仅在当地聘用看护人员,由勘测队按规范要求定期派人实施巡测。
4. 监测成果控制。建设站网信息管理平台,省局、分局和测区勘测队均能通过该平台,对所有水文监测站点监测任务和监测成果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
5.数据共享。逐步实现与水土保持监测等相关监测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五)资料整编改革
改革水文资料整汇编方式,将传统的第二年集中整编转变为即时整编,强化在站“随测、随算、随计算、随分析”工作,实现测站日清、分局月结,次年一月完成全省整汇编工作。
1.2018年,启动水文资料整编改革,制定水文资料整编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水文资料整编日清月结制度,2018年的水文资料整汇编工作在2019年1月完成。
2.2020年前,完成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软件开发并投入应用,实现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
3.逐步将中小河流水文站点的监测成果纳入全省的水文资料整编,2019年,将中小河流站点的降水量、水位等项目的监测成果纳入整编范围;2020年,将中小河流站点的所有监测成果纳入资料整编范围。
七、人力资源配置 (一)改革前人力资源测算
福建省水文局原有国家基本水文站56个、水位站43个,现有基层水文测站工作人员233人,聘用委托观测员502人。2018年,新增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站点水文站83个、水位站118个,若按原有监测方式,需增加基层水文测站工作人员356人,增加委托观测员246人。
(二)改革后人力资源测算
通过水文监测改革,按新的运行管理模式和各测区的工作量,人员配置测算标准如下:
1.国家基本站:测区内一个国家重要站每站按5人(含驻站与巡测人员)测算,一般站中,水文站每站按4人测算,水位站按1人测算、并配备看护人员1人。
2.专用水文站网:测区内每个中心水文站每站按2人测算,并配备看护人员1人;巡测水文站每站按1人测算,并配备看护人员1人;水位站配备看护人员1人。
3.雨量站:配备看护人员1人;实现降水自动监测双备份之后,3个雨量站配备看护人员1人。
4.测算结果:经测算,在实施水文监测改革后,全省共需驻站和巡测人员430人,比现状增加197人;此外,随着降水量、水位自动监测的可靠性提高,逐步减少现有聘用的502位委托观测员,转变为配备看护人员633人。
(三)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难以通过增加在职人员编制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因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人员短缺问题:一是通过水文监测改革,将原有人力资源集中利用,参与新增各类站点的运行维护工作;二是采取劳务外包的方式,从社会上招聘、补充技术人员,从事站点看护等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三是采用技术服务外包方式,将降水量、水位自动监测设施设备的维护工作、以及部分专用站点的水文监测等工作委托给社会化专业服务公司,以减轻人员工作负担。
八、经费概算
1.概算定额
根据水利部《水文业务经费定额标准(2017版)》测算各类水文站运行维护费用,具体见表8-1 :
表8-1 各类水文站点运行维护费定额标准 单位:万元/年
站点类别 |
监测方式 |
定额标准 |
国家重要水文站 |
驻测 |
42.8 |
一般水文站 |
驻测 |
21.4 |
巡测 |
14.3 |
|
水位站 |
自动监测 |
3.9 |
降水量站 |
自动监测 |
0.6 |
地下水站 |
自动监测 |
3.0 |
另外,以劳务外包或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每个驻站人员经费按7.0万元/年、看护人员经费按1.8万元/年测算。
2.运行经费概算
根据上述方案,如按传统方式运行,全省水文系统共需运行维护经费9848万元(不含编内人员工资)。实施水文监测改革后,平均每年运行维护经费为5502万元(不含编内人员工资),比传统方式每年节约经费4346万元。具体见表8-2:
表8-2 福建省水文系统人员及运行经费测算表 单位:万元/年
序号 |
项目 |
人员 经费 |
运行维 护经费 |
小计 |
1 |
按传统方式需要经费 |
5879 |
3969 |
9848 |
2 |
实施改革后需要经费 |
2252 |
3250 |
5502 |
3 |
节约经费 |
3627 |
719 |
4346 |
3.监测自动化建设经费概算
根据我省水文站网现状,要实现水文监测自动化,约需投入专项改造经费11091万元,各项目投资情况见表8-3 :
表8-3 水文监测改革建设项目投资预算表
序号 |
项目 |
建设数量 |
投资 |
(个/套) |
(万元) |
||
1 |
降水量站点自动监测双备份 |
538 |
1614 |
2 |
降水量、水位站点通讯改造 |
988 |
988 |
3 |
水位站点视频自动监测 |
300 |
1500 |
4 |
流量自动监测系统 |
101 |
4040 |
5 |
固定式泥沙在线监测系统 |
27 |
675 |
6 |
挂载式自动测沙系统 |
27 |
810 |
7 |
便携式测沙仪 |
18 |
360 |
8 |
自动蒸发监测系统 |
30 |
210 |
9 |
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688 |
344 |
10 |
站网信息在线管理平台 |
1 |
350 |
11 |
测站在线整编平台 |
1 |
200 |
合计 |
11091 |
4.分年度投资计划
根据本实施方案确定的水文监测改革任务,2018年至2025年,需改造费11091万元,年最大运行费5500万元。其中,2019年需改造费703万元,运行费3900万元,共4603万元;2020年需改造费2214万元,运行费4600万元,共6814万元;2021年需改造费985万元,运行费5500万元,共6485万元;2022年需改造费985万元,运行费5500万元,共6485万元;2023年需改造费1650万元,运行费5500万元,共7150万元;2024年需改造费1950万元,运行费5500万元,共7450万元;2025年需改造费2382万元,运行费5500万元,共7882万元。分年度投资计划见表8-4,分年度改造内容见附表1~附表5。
表8-4 分年度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 号 |
实施 年份 |
实施内容 |
计划 建设投入 |
运行 经费 |
合计 经费 |
1 |
2018 |
完成水文监测改革方案的编制 |
/ |
2391 |
|
各分局均开展一个水文巡测试点 |
/ |
||||
建成16个自动蒸发监测站点 |
112 |
||||
建成1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40 |
||||
初步建成水文站网信息管理平台 |
70 |
||||
水文测站规划化建设试点 |
/ |
||||
小 计 |
222 |
2391 |
2613 |
||
2 |
2019 |
建成5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25 |
3900 |
|
建成5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200 |
||||
建成14个自动蒸发监测站 |
98 |
||||
建成水文站网信息管理平台 |
280 |
||||
初步开展在线整编平台研发工作 |
100 |
||||
小 计 |
703 |
3900 |
4603 |
||
3 |
2020 |
建成20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100 |
4600 |
|
建成10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400 |
||||
建成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平台 |
100 |
||||
538个降水量站点自动监测双备份 |
1614 |
||||
水文测站规划化建设 |
/ |
||||
小 计 |
2214 |
4600 |
6814 |
||
4 |
2021 |
建成55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275 |
5500 |
|
建成17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680 |
||||
60个水位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30 |
||||
小 计 |
985 |
5500 |
6485 |
||
5 |
2022 |
建成55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275 |
5500 |
|
建成17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680 |
||||
60个水位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30 |
||||
小 计 |
985 |
5500 |
6485 |
||
6 |
2023 |
建成55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275 |
5500 |
|
建成17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680 |
||||
60个水位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30 |
||||
建成9套固定式泥沙在线监测系统 |
225 |
||||
建成9套挂载式自动测沙系统 |
270 |
||||
配备6套便携式测沙仪 |
120 |
||||
100个雨量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50 |
||||
小 计 |
1650 |
5500 |
7150 |
续表8-4 分年度投资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 号 |
实施 年份 |
实施内容 |
计划 建设投入 |
运行 经费 |
合计 经费 |
7 |
2024 |
建成55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275 |
5500 |
|
建成17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680 |
||||
60个水位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30 |
||||
建成9套固定式泥沙在线监测系统 |
225 |
||||
建成9套挂载式自动测沙系统 |
270 |
||||
配备6套便携式测沙仪 |
120 |
||||
100个雨量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50 |
||||
300个水位站点通讯改造 |
300 |
||||
小 计 |
1950 |
5500 |
7450 |
||
8 |
2025 |
建成55个水位视频自动采集站 |
275 |
5500 |
|
建成17个流量自动监测站点 |
680 |
||||
60个水位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30 |
||||
建成9套固定式泥沙在线监测系统 |
225 |
||||
建成9套挂载式自动测沙系统 |
270 |
||||
配备6套便携式测沙仪 |
120 |
||||
188个雨量监测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
94 |
||||
688个降水量站点通讯改造 |
688 |
||||
小 计 |
2382 |
5500 |
7882 |
||
合 计 |
11091 |
1.提升水文监测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水文监测改革,实现从传统水文监测方式向现代水文监测方式的转变,实施驻站人员集中化管理、驻巡结合和购买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监测和管理体制,可达到合理配置监测资源,增强基层测站生产力,拓宽监测内容,提高水文监测自动化水平的目的,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提供更多、更准、更及时的水文信息。
2.增强水文服务能力,拓宽基层水文发展空间
通过建立水文测区,对测区内的水文站点进行统一的监测管理,为测区内的政府统一提供水文服务,使水文服务更好地与水利事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相适应,符合“大水文”发展理念,也有利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水文工作的直接支持,提升水文影响力。
3.有效化解困局,促进福建水文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水文监测改革,整合现有基层测站人员,探索新的用人机制,采用购买劳务服务和技术服务外包方式,减少了对水文监测人员数量的需求,能有效解决水文监测工作量成倍增加和人员编制增加难的矛盾,将有效破解我省水文监测面临的诸多难题,促进福建水文迈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二)经济效益
1.节约了人力资源
实施水文监测改革后,可比传统的水文监测运行管理模式少使用监测工作人员159人,大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而且,随着水文监测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文监测和看护人员数量将不断减少。同时,通过购买劳务服务和技术服务的方式,可不增加在编职工人数,也降低了用工成本。
2.节省了运行维护经费
实施水文监测改革,与传统运行管理方式相比,每年可减少全省水文监测运行维护费用4346万元。并且,随着雨量、水位双备份项目建设和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建成,看护人员可以逐步取消,驻巡测人员逐步减少,还可逐年降低年运行维护经费,经济效益显著。
十、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水文监测改革工作纳入各级水文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水文监测改革顺利实施。要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并加强监督检查和监测质量考核,确保水文监测改革各项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二)人力保障
一是根据现有水文监测站网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水文监测人员编制;二是采用外聘人员方式,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聘用部分人员;三是逐步推动向社会购买服务;四是对现有基层水文测站人员、外聘人员、社会购买服务人员进行整合,按各水文测区的工作任务轻重,重新配置调整人员结构,基层水文测站人员主要从事测区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水文监测指导、水文资料整编、水文情报预报、水文专业服务等,并对其他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其他外聘人员、社会购买服务人员主要从事水文监测设施设备的维护、站点看护和部分专用水文站点技术要求较低的水文监测业务等。
基层水文测站人员、外聘人员、社会购买服务人员均严格按照各水文监测站点的《测站任务书》开展工作。
(三)技术保障
1.优化水文监测方式,提高监测效率
建立巡测为主,巡测、驻测和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有条件的测站实行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模式。着力提升应急监测能力,制订应急监测预案,合理配置应急监测资源。
2.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监测能力
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加强水文监测新设备、新仪器、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同时,要建立健全水文监测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保障测区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升级改造。
3.加强水文业务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编制以测区为单元的水文监测任务书,制定各类水文要素的监测方案和应急监测预案,构建水文资料实时质量控制机制,运用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水文行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4.提升信息共享水平,丰富监测服务
建立全省水文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加强部门间数据交换和业务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水文资料在线即时整编系统,优化水文资料整编环节;逐步建立全省水文测区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水文产品服务。
(四)资金保障
一是适当增加国家基本水文站网的运行维护费用,并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增加专用水文站网的运行维护费用,并列入财政预算;三是建立水文监测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毁修复专项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可根据水文监测站网运行过程中实际需要及时对水文监测站网进行升级改造。
(五)制度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有效推动水文监测改革和水文资料整编改革;二是建立健全水文监测制度,推进水文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与测区相适宜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把测区水文监测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