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山水岸同治 水城人共融
——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南平实践
近年来,南平市全面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通过山、水、岸同治,持续提升河湖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山水同治,系统推进,打造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南平市坚持“管水先管山”理念,加强水土流失主动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形成山水相依、守望相护的治水新模式。
(一)综合施治,全面提升水土保持能力。每年把水土流失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突出“看住人为水土流失”的首要任务,变被动治为主动防,做到“土不下山、泥不入河”。创新推广森林“三改”技术措施,优化林分结构,立足全市茶园、锥栗园、毛竹山等主要水土流失地类,持续开展打击毁林种茶等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综合运用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加强监督检查,实现“天地一体化”监管。同时,创新茶园梯壁斜孔种植麦冬防治水土流失技术,做到“提质量、增成效”,被列入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指南及产品目录。
(二)系统修复,全面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创造性提出打造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利用大的“外圈”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这个核心“内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创建。坚持用项目的理念抓生态修复,围绕闽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和能力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安全生态水系等一批项目,高质量提升闽江流域生态环境。
(三)统筹推进,全面提高水美乡村品质。在全国首创“水美城市”“水美经济”概念,通过县域中心城市综合水利建设,重点实施防洪排涝、市政生态、景观提升、旅游产业、智慧水务等五大民生补短板工程,促进“洪水、涝水、污水”共治与“山美、水美、城美”融合,拓展城市空间,打造城市品牌,并将优质水资源、水环境与创新发展理念融合,推动水美经济,绘制“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美好愿景。2020年8月,水利部水规总院以南平为样本编制的《水美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发布,为全国水美建设提供依据与支撑。
二、水岸同治,巡河交水,建立常态长效的水管护体系
2023年以来,南平市持续深化河长制工作,创新建立“巡河交水制”,即跨区域、跨流域协作联合巡河、联动治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前后任县(乡)河长交接河湖水质、涉河问题、督导落实等清单,形成全市“一盘棋”的治水新格局。
(一)从“责”入手,突出河长头雁效应。抓住各级河长这一关键少数,以流域为单位,县级河长每季度、乡(村)级河长每月联合巡河会商,交接水质、问题和督导清单;前后任县、乡、村河长工作调整1个月内,交接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前后任紧密协作、互学互促的联动治水格局,实现县县交水、乡乡交水、村村交水,将河长制工作责任压实到“神经末梢”。
(二)从“源”定策,突出问题动态清零。把河道管理延伸到村,村村建立交接水质断面,通过每月“村级自测、县级复测、市级抽测”,动态掌握水质变化,实现全域优质好水目标。以“小河清”保障“大河净”,创新开展全域河流生态体检,常态化开展污染源、“四乱”问题排查整治,对梳理出影响水质的突出问题,实行“一河一策一档”动态闭环管理。坚持数字赋能河湖监管,运用好“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工作机制,提升河湖管护水平。将河湖库“四乱”整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实施线上审核、跟踪督导、线下复核、会商研判、回头看“五步工作法”,推动河湖库“四乱”问题销存量、遏增量。
(三)从“效”考评,突出奖优惩劣作用。将县(乡)河长巡河交水落实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范围,作为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的重要参考。对工作落实好、水质提升成效突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正向激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力、流域水质下降明显的予以提醒、约谈、通报、问责。设立年度流域水质奖补专项资金700万元,根据巡河交水考核结果进行奖补,提升进位意识,激发内生动力。
三、全民同治,人水和谐,探索两山转化的水经济路径
南平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引导群众护河爱河,以惠及民生的产业项目反哺水生态水环境,以全域创建幸福河湖成效促进百姓主动守护碧水清流,实现全民参与爱河护水,共建共享幸福河湖。
(一)抓立法促善治。坚持将生态保护纳入村规民约,潜移默化提升百姓绿色发展意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立法的重点领域,先后出台《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等,填补政策空白,初步构建一套护山、护水、护绿、护大气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二)抓产业促振兴。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发展之路,建立“链长+链主+专班”机制,持续做活“一瓶水”文章。先后编制《南平市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资源白皮书》《南平市水产业规划》等,高标准建设水产业园,吸引了农夫山泉、华润怡宝等包装水龙头企业落户,让生态水变成富民水,引导更多群众主动加入守护绿水青山队伍。
(三)抓项目惠民生。聚焦城乡同饮“放心水”,2019年在建阳区试点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并在全市10个县(市、区)全面铺开,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
南平市将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深化落实河湖长制,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