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省水利厅网站!
泉州市德化县是闽江、晋江重要水源地,全县溪流总长495公里,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17条,年均向下游输送约25亿立方米优质水源。近年来,德化县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水”为墨,全域全程全链提升生态治水效能,打造岱仙湖、龙门湖、银瓶湖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及云龙谷、大龙湖2个省级水利风景区,其中岱仙湖水利风景区入选2023年度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一、高起点、长规划,为建设幸福河湖指向领航
一是高标准抓规划。按照“山魂、水魄、瓷韵、人文”理念,以水生态为核心、以水文化为内涵,统筹流域综合治理,科学统筹“水域资源、水生态资源、水文化资源和水利工程资源”四大涉水资源,高规格编制《德化县“一河一湖一景”专项规划》和《德化县水系连通与水美乡村建设规划》等,从全流域角度勾勒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集群发展蓝图。
二是高力度抓履职。推行“专管员+督导员+保洁员”河湖管护模式,充分发挥58名县、乡级河长的头雁效应,采取外包购买服务模式建立7支专业化河道管养队伍,统筹推进城区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水土流失、河湖“四乱”等综合整治。运用AI算法建设陶瓷废水自动告警系统和生态环境智慧监管中心,对企业排污口实行“明渠亮牌”;成立城区清水专项行动专班,督促在建项目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洗车废水、孔桩淤泥收集处理等;对上游乡镇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大整治,完成156户生猪散养户退养工作。
三是高密度抓合力。制定《德化县涉河涉水损害事件联办工作制度》,设立闽江流域德化段生态司法保护联动服务站,建立“环戴云山生态保护司法联盟”,联合永泰、仙游、大田、尤溪、永春等县开展联合。创新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问河、督河,组建乡愁河长、巾帼河长、记者河长、志愿者护河队等,打造全社会共护碧水清流格局。
二、全域推、靶向治,为打造幸福河湖细琢精雕
一是重投治水。投资4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项目,投资2500万元建设日处理1.5万吨临时污水应急处理,投资7.9亿元实施德化县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11亿元实施18个流域水质提升“碧水清源”专项行动整治项目;抓好闽江防洪提升工程德化段、6个安全生态水系、8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完成河道治理60公里,闽江流域泉州段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5424万元。
二是分类治乱。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碍洪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完成水利部下发的474个河湖遥感图斑及省河长制平台下发的244个“四乱”图斑问题复核,共拆除涉河湖违规建筑12000余平方米,关停沿河养殖场(户)14家、非法采砂点8处,河湖面貌显著改善。联合水利、供电等部门,建立 “水电融合、政企联手”水电党建联合体,累计开展水电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25次、268处,整改隐患45个。
三是精雕治貌。以雕刻白瓷的功夫,探索“建设一个水利工程、美化一片周边环境、塑造一个水生态景区”水利工程建管结合新模式,将水利风景区、水文化科普馆、水生态科普文化长廊、河湖长制主题公园、河湖文化遗产等串联为线,构筑绿水生态景观,打造亲水识水平台和水情教育研学专线,推动水利风景区与水文化科普融合发展。同时,加快推进3个“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示范项目,打造风光带、发展带、示范带。
三、抓融合、促发展,为提升幸福河湖增质亮颜
一是合力创水美。制定《水系连通与水美乡村建设规划》,提出以“一心(瓷都集散中心)、二脉(浐溪、涌溪)、三片区(城区瓷韵文化体验区、环戴云山生态康养区、岱仙湖红色文化教育区)”为水系治理规划布局,打造各具特色的水美乡村和环戴云全域旅游示范县。
二是特色铸水魂。把每个水利风景区打造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如:龙门湖依托龙门滩水库等工程而建,建成一条水绿山青、松苍竹翠、人水相亲的生态走廊;银瓶湖依托涌溪水库而建,水库、山脉、岛屿、峡谷、村庄构成一幅美丽画卷;云龙谷突出“福”文化元素,以青蛙为核心元素,建设“你好蛙·初见”“尖叫蛙·成长”“加油蛙·蜕变”三条主题旅游线路。
三是持续送水福。依托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区域优势,聚水“生”财,激活绿色发展动能,努力推动水景区变为水经济、水福利。如:桂阳乡依托银瓶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打造具有特色的山地生态健康旅游胜地;龙门滩镇成功举办“湖光山色 愉悦龙门”旅游文化节,打造城郊亲子游胜地;上涌镇依托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建成全省最大娃娃鱼养殖基地、全省最大高标准化蓝莓种植基地、全省最大早熟梨种植基地;水口镇开发石牛溪休闲旅游、坵坂野特露营基地、药膳美食疗养、榜上民宿群等“造血式”旅游项目,培塑网红打卡地;南埕镇以田为纸、以稻为笔,种出特色稻田画,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留念、体验,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水韵瓷都,福水长流。今后,德化县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质量推动水工程与水文化融合发展,高品质打造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河湖。